七零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美文同人 >重回1983年 > 第318章 满月,取名

第318章 满月,取名(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十一月的山风裹着些许的寒意掠过药山,却吹不散清水村家家户户窗棂间飘出的甜香。

野柿子树上的灯笼果被霜染成琥珀色,沉甸甸地压弯枝桠,村道旁的腊味架上,肥瘦相间的腊肉裹着粗盐,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

宋家门口的青石板早被踩得发亮,两盏磨盘大的红灯笼悬在门楣,金粉书写的“千金满月”四字在寒风中微微晃动,红绸绣球扫过贴着窗花的玻璃,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天还未亮,母亲就踩着露水进了灶房。

蓝印花围裙上别着枚银别针,那是前阵子向阳去县里百货大楼给孩子买衣服的时候特意给她买的。

母亲往灶膛里添了块硬柴,火苗“轰”地窜起,映得她眼角的皱纹都发着亮。

大铁锅里,猪脚在桂皮、八角的浓汤中咕嘟翻滚,奶白色的汤汁裹着油花,香气顺着烟囱飘上树梢,惊得屋檐下的麻雀叽叽喳喳乱飞。

“再蒸两屉糯米糕!”她转头叮嘱烧火的大姐,“把后山摘的野桂花撒上,给囡囡添点香!”

蒸笼掀开的瞬间,白雾腾起,红枣嵌在雪白的糕体上,像缀着星星的云朵。

母亲用竹签戳了戳,见糕体颤巍巍回弹,这才满意地点头。

墙角的陶坛里,提前酿好的米酒开了封,醇厚酒香混着柴火味,把整个灶房熏得暖烘烘的。

母亲舀了半勺酒尝味,舌尖刚触到酒液,脸上就笑出了花:“王妹子酿的酒就是地道,囡囡这满月酒,保准把十里八乡的客人都香迷糊咯!”

村口大槐树下,三姐夫的运煤车鸣着喇叭驶来。

车身早被刷洗得干干净净,车头系着的红绸在风中猎猎作响。

三个姐姐掀开车厢帆布,先递下大包小包的贺礼——二姐织的虎头鞋针脚细密,鞋面上的金线绣着“步步高升”;

大姐带来的红绸肚兜上,用五彩丝线绣着并蒂莲。

最后下车的嘎婆拄着枣木拐杖,佝偻的脊背却挺得笔直,怀里红绸包裹抱得紧紧的,仿佛揣着稀世珍宝。

“快让我看看重外孙女!”老人声音发颤,布满老年斑的手轻轻解开包裹。

一对银锁躺在红绸上,锁身刻着“长命百岁”,坠着的铜钱边缘磨得发亮,中间的方孔穿了根红绳。

“这铜钱是我嫁过来那年攒的,”嘎婆把银锁贴在心口,“盼了一辈子,总算能给小辈戴上咯!”

林香的父母和舅舅阿姨们也是紧随而至。

她们拿着一对黄金脚环,一个黄金挂玲给宋向阳的女儿挂上,嘴里不断地说着各种吉祥话,脸上的笑容就从没有间断过。

村里的贺客们踩着霜花陆续赶来。

刘开盛带着村委众人抬着匾额,红底金字的“明珠耀户”四周,彩纸扎成的牡丹层层叠叠,花蕊处还粘着金箔,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刘有财领着二蛋扛着两坛米酒,工装裤膝盖处的补丁随着步伐一晃一晃:“都让让!尝尝我跟王师傅学的手艺,这可是加了药山当归的!”

连平日里总板着脸的大伯母,都破天荒提着半袋白糖,报纸包裹上还压了朵晒干的野菊花。

院里院外,六十张八仙桌拼出规整的方阵,比起自己二十岁生日时候的阵仗一点都不少。

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谁家嫁闺女。

鞭炮声就从来没有间断过,连绵的白雾,宾客的欢笑,组成了一副极为热闹的美丽画卷。

八仙桌上,蓝白粗布桌布洗得发白,却浆得笔挺,每桌中央的“囍”字用山楂和橘子摆成,红果黄果间还点缀着金灿灿的野菊花。

宋向阳穿着藏青中山装,胸前大红花的缎带垂在锃亮的皮鞋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