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省城推介会(1 / 2)
秋风掠过药山,将漫山的野菊花染成一片金黄。
此时的向阳药酒厂,经过几个月的发展,已经名声大振。
青砖厂房沿着山脚层层铺开,新添置的不锈钢蒸馏设备在阳光下泛着银光。
王美丽戴着白手套,正在指导工人调试恒温发酵箱,蓝头巾换成了整洁的工作帽,“这批金银花酒的发酵温度要控制在28度,多一度少一度都不行!”
她的声音沉稳有力,完全不见当年面对霉变酒曲时的慌乱。
宋向阳骑着锃亮的嘉陵摩托穿梭在市县之间,黑色公文包里装满了合作协议。
林香则把家变成了实验室。
堂屋的八仙桌上摆满了玻璃瓶,里面泡着不同配比的花茶酒。
她戴着金丝边眼镜,仔细记录着每次实验的数据,越来越大的肚子带来的腰疼让她时不时需要扶着后腰,但眼中的光芒从未黯淡。
当第一坛野菊花酒酿成时,清冽的香气引得全村人都跑来尝鲜,四婶咂着嘴感叹:“香儿这手,怕是被老天爷开过光!”
这年深秋,一辆黑色小轿车缓缓驶入清水村,惊起一群正在晒谷场觅食的麻雀。
省城来的考察团团长陈建国摘下金丝眼镜,用白手帕擦拭镜片,深灰色的西装裤脚沾满了泥土。
他深吸一口气,药香混合着米酒醇香扑面而来:“早就听说清水村的药酒香,今日一闻,果然名不虚传。”
在发酵车间,陈建国饶有兴趣地看着工人们将新鲜采摘的药材洗净晾干。
当他看到王美丽用传统手法拌制酒曲时,忍不住拿起木铲尝试:“这手法,怕是要失传了吧?”
王美丽腼腆一笑:“陈主任,这是我爹传的手艺,只要酒厂在,这手艺就丢不了。”
考察结束时,陈建国握着宋向阳的手,语气郑重:“宋老板,你们的酒既有传统工艺,又有创新配方,完全有实力走向全国。我决定,推荐你们参加省里的明星产品推介会!”
这个消息如同春雷炸响。
当晚,祠堂的油灯亮到了后半夜。
宋向阳站在八仙桌上,挥动着从县城带回的推介会资料,煤油灯将他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壁上:“这是咱们清水村的机会!要是能在推介会上打响名气,咱们的酒就能卖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
二蛋蹭地站到长凳上,工装裤膝盖处的补丁随着动作晃动:“厂长,我第一个报名当搬运工!就算扛着酒坛爬去省城,我也乐意!”
他的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祠堂里的气氛热烈得能点燃空气。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厂子化作了忙碌的蜂巢。
王美丽带着酿酒师傅们住在厂里,反复调试最优质的酒品。
她们在陶缸前一守就是整夜,观察酒液的色泽变化,记录每一丝微妙的香气。
四婶组织起“妇女突击队”,将自家祖传的剪纸手艺融入酒坛包装。
她戴着老花镜,在红纸上剪出栩栩如生的龙凤呈祥,旁边的年轻媳妇们则跟着学刺绣,针脚细密地绣出药山的风景。
刘开盛翻出了压箱底的英语课本,和宋向阳一起研究英文包装和宣传册。
两人常常为了一个单词的翻译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不得不骑着摩托去县城请教中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