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频言情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450章 卧龙高卧,纵论天下

第450章 卧龙高卧,纵论天下(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草庐之内,静谧得几乎能听到烛火燃烧的轻微噼啪声,以及众人略显急促的呼吸。主公刘备的目光,如同干涸的土地渴盼甘霖般,紧紧锁在诸葛亮那张年轻却透着超凡智慧的脸上。云长和翼德也摒住了呼吸,连我,尽管心中已有大致的预判,此刻也不由得全神贯注,等待着这位卧龙先生石破天惊的论断。

终于,在恰到好处的停顿之后,诸葛亮开口了。他的声音依旧清朗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直指天下大势的核心。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计其数。”他没有直接回应主公的困境,而是先从宏观格局入手,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群雄逐鹿的乱世背景。

“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第一句话,便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主公刚刚燃起的希望火焰上。曹操,这个我们当前最直接、也最强大的敌人,被他直接定义为“不可与争锋”。这无疑是残酷的现实,却也是最清醒的判断。主公眉头微蹙,但并未打断,显然也在咀嚼这其中的分量。云长捋着美髯的手微微一顿,翼德眼中则闪过一丝不服,但终究没有作声。

诸葛亮顿了顿,目光扫过我们,继续道:“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江东孙氏,被他定位为“可以为援而不可图”。这意味着,至少在短期内,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试图染指江东是不明智的,而将其视为潜在的盟友,共同对抗曹操,才是可行之道。这与我之前的判断不谋而合。江东的地理优势、孙氏三代的经营以及内部相对稳固的人才结构,决定了它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强行图之,只会两败俱伤,让曹操坐收渔利。

短短两句话,便将北方和东方的两大强邻分析透彻,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红线和可以争取的方向。这份战略眼光,已然超越了寻常谋士的范畴。主公脸上的凝重之色更甚,他开始意识到,眼前的这位年轻人,所言绝非空泛之谈,而是基于对天下形势的精准把握。

排除了两个最强的对手,那么,希望又在何方?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诸葛亮的下一句话,聚焦到了我们目前所处的这片土地。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这句话如同平地惊雷!“用武之国”,点明了荆州的战略枢纽地位;“其主不能守”,则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刘表的软弱无能;而最关键的是,“天所以资将军”,这几乎是在明示,荆州就是上天赐予主公的立业之基!最后一句“将军岂有意乎?”,更是带着一种直截了当的询问,甚至可以说是“点醒”。

主公身体猛地一震,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他从未想过,或者说,从未敢如此清晰地去想——荆州,这片他目前寄人篱下的土地,竟然蕴藏着如此巨大的机遇!他下意识地想要开口,却又被诸葛亮接下来的话语所吸引。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如果说荆州是“用武之国”,那么益州便是“天府之土”,是当年汉高祖成就霸业的根基所在!同样,“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与荆州的状况何其相似!一个富饶、险固,且内部存在巨大机会的益州,就这样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我的心跳不由得加速了几分。荆州、益州……这两个地名,在我那模糊的“历史记忆”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虽然具体的细节早已模糊不清,但“得荆益者得天下”的模糊概念,以及与刘备、诸葛亮相关的种种片段,此刻如同碎片般在脑海中闪烁。诸葛亮此刻提出的战略方向,正与我那些模糊的认知形成了惊人的印证!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诸葛亮看着主公,语气变得郑重,“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这便是核心战略了!占据荆州和益州这两块战略要地,凭借其险要地势进行巩固;向西安抚戎族,向南稳定夷越,消除后顾之忧;对外联合孙权,形成战略同盟;对内革新政治,发展生产,积蓄国力!

一个完整而宏伟的战略蓝图,清晰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这不再是过去那种走一步看一步的被动应付,也不是仅仅满足于一城一地得失的短视之举,而是一个真正具备全局视野、着眼于争夺天下的长远规划!

主公听得是如痴如醉,双目放光,激动得身体微微颤抖。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希望,看到了摆脱困境、实现抱负的康庄大道!云长抚髯的手停在半空,脸上是前所未有的震撼与钦佩。翼德更是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显然也被这番高论所折服,之前的些许不满早已烟消云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