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密报汇总,沙盘推演(1 / 2)
夜,已经很深了。新野县衙后院,我那间特意改造过的、对外宣称是用来“静思观星”的书房,依旧灯火通明。这里,没有琳琅满目的藏书,也没有附庸风雅的字画,只有一张占据了房间近三分之二面积的巨大沙盘,以及墙壁上悬挂着的几幅详尽的荆襄、乃至周边地区的舆图。这里,是我真正的“中枢”,是“玄镜台”所有情报最终汇聚、并由我亲自处理的核心所在。
这些日子以来,随着“南张”计划的全面铺开,来自四面八方的情报,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江河,通过玄镜台建立起来的、极其隐秘高效的渠道,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我的案头。
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且都经过了精心的伪装和加密。有时是夹在普通商队货物清单中的一张薄纸,上面用特制的药水写满了密语,需要用特定的溶液显影;有时是藏在糜家商行送来的账簿夹层里的微型卷轴;有时则是由石秀或其他绝对可靠的“信鸽”(玄镜台内部对核心传递人员的代号),通过特定的接头暗号和信物,直接送到我的手中。
每一份情报,都凝聚着玄镜台探子们的心血,甚至是生命。它们可能来自危机四伏的襄阳内宅,可能来自波涛汹涌的江东港口,可能来自冰冷刺骨的北境边陲,也可能来自荆州内部某个不起眼的乡镇角落。
而我的工作,就是在夜深人静之时,将这些零散、真假掺杂、甚至有时相互矛盾的信息,进行细致入微的梳理、辨别、分析和整合。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的过程。我必须像一个最严谨的学者,考证每一个细节的来源和可靠性;又必须像一个最高明的棋手,从纷繁复杂的信息碎片中,洞察其背后隐藏的联系和趋势;更要像一个冷酷的决策者,剔除那些干扰视线的杂音和伪报,抓住真正有价值的核心情报。
烛光下,我的目光在那些写满密语的纸张和眼前的沙盘、舆图之间来回移动。
沙盘上,用不同颜色的小旗和标记,标注着我们目前已知的各方势力分布:北面,代表曹操势力的黑色旗帜已经插到了宛城一线,并且有向南渗透的趋势,几支代表曹军精锐斥候的黑色小箭头,甚至已经越过了边境,深入到新野北部;东面,代表江东孙权的赤色旗帜,沿着长江一线排开,尤其在柴桑和夏口水域,代表水军的船型标记密集,显示出其强大的水上力量和潜在的威胁;而在荆州内部,代表刘表官方势力的黄色旗帜主要集中在襄阳,但其中又夹杂着代表蔡瑁集团的深蓝色标记(尤其在关键的军事和财政部门),以及代表刘琦势力的、数量稀少且被严重压缩的浅蓝色标记。至于我们自己——刘备集团,则是在新野这个小小的角落,插上了一面代表汉室的、却显得有些势单力薄的赤黄色旗帜。
每一次收到新的、经过确认的情报,我都会亲自调整沙盘上的标记。
“北线回报,曹仁已返回许都,但夏侯惇部有向南阳移动迹象,宛城兵力不减反增,且有新一批攻城器械运抵。”我将代表曹军主将的标记稍作移动,并在宛城附近增加了一个代表“重兵”和“攻城”的符号。这意味着,曹操虽然主力未动,但南下的准备从未停止,其前线指挥体系和攻击能力正在加强。
“襄阳‘壁虎’密报,蔡瑁近日连续两次召集其核心党羽密议,内容不明,但随后加紧了对刘琦府邸周边的监视。另,刘表身体偶感不适,召御医次数增多。”我拿起代表蔡瑁的深蓝色小旗,在襄阳的位置轻轻晃动,又在代表刘表的黄色主旗旁边,放上了一个代表“健康状况下降”的微小标记。这预示着荆州内部的权力斗争可能正在加速,刘表的健康状况将是引爆一切的关键导火索。
“江东‘渔夫’传讯,孙权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周瑜处理军务。江东水军在鄱阳湖举行大规模演习,并有船队沿江而上,抵达夏口附近水域侦察。”我将代表孙权势力的赤色旗帜稍稍向西移动,特别加强了夏口方向的标记。这表明江东不仅在整合内部力量,也在积极向荆州方向施加影响,鲁肃的任命可能意味着“联刘抗曹”的战略思想在江东内部开始受到重视,但其对夏口的窥伺也从未放松。
“新野周边,发现不明身份人员活动增多,疑似蔡瑁或曹操派出的探子,已被‘暗哨’驱离或清除。”我在新野周围,插上了几面代表“警戒等级提升”的红色小针。这提醒我,我们自身的安全防卫,一刻也不能松懈。
……
一份份情报被解读,一个个标记被调整。眼前的沙盘,不再是冰冷的泥土和木块,而是一个动态的、充满了刀光剑影和阴谋诡计的真实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