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频言情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407章 北拒曹操,边境风声

第407章 北拒曹操,边境风声(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如果说襄阳的暗流是决定我们能否在荆州立足的政治博弈,江东的动向是关乎长远战略的潜在变数,那么,北方的风声,则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活过眼前的这个冬天。

新野,名为县,实则更像是一个残破的军事据点。它孤零零地矗立在荆州的最北端,如同伸入虎口的一根手指,直面着那个刚刚荡平了整个北方、气吞万里如虎的庞然大物——曹操。

官渡之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但任何一个稍有战略眼光的人都明白,曹操的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挥师南下,一统天下。而我们驻守的新野,首当其冲,将是曹军铁蹄踏入荆襄的第一道障碍,也是第一块必定要啃掉的硬骨头。

因此,玄镜台“南张”计划中,投入最多精锐力量、也承担着最大风险的,并非是刺探襄阳内幕或是遥望江东波涛,而是对北方边境——尤其是曹操在南阳郡的前沿重镇宛城方向——进行持续、深入、不间断的监控。

这绝非易事。

曹操治军之严谨,控制之严密,远非内部松弛、派系林立的荆州可比。其控制区域,尤其是靠近前线的地带,盘查之严格,反谍之警惕,都达到了一个令人窒息的程度。玄镜台的探子们,想要在这里活动,每一步都充满了致命的危险。

但我们别无选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面对曹操那压倒性的军事优势,我们唯一能够争取到的主动,或许就来自于更早、更准确的情报预警。

根据锦瑟(貂蝉)传回的部署方案,玄镜台在北线的行动策略,与襄阳和江东截然不同。他们不再追求大规模渗透,而是采取了更为隐蔽、也更为精锐的“点线结合”模式。

所谓的“点”,是指在靠近边境线的曹操控制区边缘,利用当地复杂的地形和特殊的社群,建立起几个极其隐秘的观察哨和联络点。这些点,往往伪装成深山中的猎户小屋、偏僻渡口的渔民棚屋、或是与当地山民混居的樵夫住所。负责这些“点”的探子,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最擅长野外生存和伪装潜伏的老手。他们需要像真正的山民一样生活,熟悉每一条山间小道,了解每一个村落的习俗,最大限度地融入环境,避免引起任何怀疑。

他们的任务,不是主动出击,而是“守株待兔”——观察那些偶尔经过的曹军小股部队、运粮车队、或是执行特殊任务的信使,记录他们的番号、人数、装备、士气、行进方向和频率。同时,他们也负责接应那些执行更危险任务的“线”。

所谓的“线”,则是指那些更为精干、更为大胆的斥候小队。他们通常由两到三人组成,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高超的潜行技巧,如同鬼魅般越过边境线,深入到曹操控制区的腹地,进行短促而高效的侦察。

他们的目标更为具体:宛城周边的兵力集结情况,是否有新的军营正在修建?是否有大规模的粮草正在囤积?是否有曹操麾下的核心将领(如夏侯惇、曹仁等)出现在前线?曹军斥候的活动范围和巡逻规律是怎样的?他们装备了哪些新式的军械?

这些“线”上的斥候,每一次行动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他们不仅要躲避曹军严密的巡逻和哨卡,还要时刻提防那些被曹操收买、专门用来监视边境的“线人”和“告密者”。一旦暴露,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我特别要求锦瑟(貂蝉),在北线行动中,有限度地应用一些我们“格物所”初步研究出来的、便于携带和使用的“小玩意”。比如,特制的、能够快速溶解的密写纸张;一些可以模仿鸟兽叫声、用于紧急联络或迷惑敌人的哨子;以及一种用特殊植物汁液混合配制的、涂抹在身上能够有效掩盖气味、防止被军犬追踪的药膏。这些东西虽然不能直接提升战斗力,却能在关键时刻,为探子们争取到宝贵的生存机会。

即便是如此小心谨慎,北线传回的情报,依旧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每一次石秀递给我来自北方的密报,我的心都会不由自主地揪紧。密报上那些看似平淡的文字背后,往往隐藏着惊心动魄的潜伏、九死一生的逃亡、甚至是同伴牺牲的悲壮。

但这些牺牲没有白费。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监控和情报汇总,曹操在北方的动向,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的面前。

首先,可以确认的是,曹操的主力部队,目前仍然集中在北方,忙于消化官渡之战的胜利果实,彻底肃清袁氏残余势力,巩固对冀州、青州、并州等地的统治。短期内,他似乎还无法调集倾国之力,发动对荆州的全面进攻。这给了我们宝贵的喘息之机。

然而,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

种种迹象表明,曹操南下的决心已定,相关的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