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乞丐皇帝31(2 / 2)
建一座功臣庙,花上一份香火钱,就能供奉这么多的臣子!
香火钱才能花几个钱啊!
要是能因为建庙而不需要给功臣们封爵分地,让他给每一位功臣都供上一份单独的香火他都愿意!
就连最先建立了麒麟阁十一功臣的汉昭帝刘弗陵都挑了挑眉,没想到在开国之初就建立功臣榜竟然还有这样的妙用,草率了!
不过他又不是开国皇帝,现在也不需要用分封来安抚功臣,就很开心!
至于那些分封的诸侯王?没事,早就被老父亲刘彻的推恩令整残了!
【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被称为洪武之治,我们先来说一说他的为政举措。】
【大概因为自己出身贫农,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有两个很明显的特点。】
【第一是爱惜民力,看重农业,第二是看重权力。】
【在经济上,明太祖朱元璋很是看重农业生产,很好的帮助明朝初年的百姓快速重回农耕。】
【明朝初立,明太祖便制定政策,大力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第一步,就是要将因为连年的天灾和战争而迁徙的百姓和失去家园的流民召集起来,让一些可以回到家乡的百姓再次迁徙回家,让流民们也回归自己的家乡进行耕种。】
【朱元璋深知耕地的数量不足,因为连年的天灾,很多的耕地早就荒芜,这些耕地全部都需要百姓们重新开垦。】
【为了鼓励百姓垦荒,朱元璋规定,只要百姓们有这个能力,不管开垦多少荒地他都在官府层面上承认这些荒地归属于开垦之人所有。】
【为了能够让百姓的劳作能更加轻松,朱元璋还下令,由官府提供耕牛、垦荒的工具和种子,租用这些工具和耕牛不仅不要钱,百姓们开垦出来的荒地还能在三年内全部免税!】
【这种鼓励政策极大的调动了百姓开垦荒地的积极性。】
【为了能够拥有更多的人口,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解放各家的奴婢,让这些卖身为奴的隐户重新成为良民。】
【明朝时期的中原大地,地广人稀,人口分布极其不均匀,朱元璋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采用了强制的手段,将百姓从人口稠密的南方迁往地广人稀的北方,以平衡各地的人口。】
【明初,人们最担忧的就是吃饭的问题,但是就算是再如何想要填饱肚子,也不能忽略了其他方面的需求。】
【朱元璋在种植方面头脑清晰,为了不让百姓们一股脑的全部种植粮食作物,他规定,凡是家中的土地少于十亩的,一律都要至少种植半亩地的桑、麻、棉等植物,若是家中的土地更多,那就要加倍种植。】
【朱元璋深谋远虑,早早就为百姓们考虑周全。】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就已经实行过屯田的制度,明朝建立之后,屯田的政策依旧备受重视。】
【这一次,洪武帝朱元璋不仅设置了军屯,让士兵们闲暇之时种田以自给自足,还设置了民屯和商屯。】
【民屯不用多说,自古以来,粮食的储备大部分都是以民屯的形式出现。】
【军屯古时也有旧例,只不过明朝军屯的比例要更高一些,在边境地区,七成的军队都要垦荒种地,而内地的军队,这个比例还要更高一成,达到了八成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