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衙门的年货(1 / 2)
天气愈发寒冷,寒风如刀割般刺骨,人们呼出的气息都瞬间凝结成了白色的雾气。然而,尽管如此,街面上的人却不见减少,反而比平日更加热闹一些。
临近过年,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老百姓们都忙碌着采买各种过年所需的物品。肉铺里,人们争相购买几斤新鲜的猪肉,为家人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粮店里,精面也是供不应求,每个人都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吃到美味的饺子。
“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呢?”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饺子象征着团圆和幸福,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此外,孩子们最期待的就是饴糖了,那甜甜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所以,家长们也会特意买一些饴糖,让孩子们在过年时能开心地吃上几颗。
张希安平日里很少亲自上街去巡视,毕竟他身为官员,有许多事务需要处理。但临近年关,安全稳定至关重要,他深知自己必须亲自去巡视一番,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能给百姓们一些安心。
回想起自己以前巡街的情景,张希安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曾经的他或许从未想过会有今天的地位和权力,而如今,他却肩负着维护一方安宁的重任。
在巡视过程中,张希安注意到平安银的收取情况。这几日,平安银的数量明显增多了,这让张希安心中暗自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他的灰色收入也在直线上升。
张希安在各条街面上都转了一圈,确保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后,便回到了衙门。一到衙门,他便迫不及待地去找王飞,想必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与他商议。
“县令大人,眼看着年关将至,这兄弟们的红包到底该开多少才合适呢?”张希安一脸谄媚地笑着,向王飞询问道。毕竟他们这十几二十号人,虽然都归他这个捕头管,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县令大人手中啊,所以还是得先请示一下王飞的意见比较好。
王飞听了张希安的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反问道:“你觉得多少合适呢?”
张希安见状,连忙回答道:“回大人,按照咱们以往的惯例,副捕头的红包是一两银子,而底下那些工作十年以上的老捕快们,也是一两银子。至于那些工作五年以上的捕快,就给七钱银子,五年以下的则是五钱银子。不过今年咱们这儿多了十名帮闲,这红包的事儿,还得麻烦县令大人您来拿个主意啊。”
“今年遭遇雪灾,各位弟兄们都辛苦了!”王飞朗声道,“这样吧,捕头你领十两银子,副捕头领二两银子,十年以上的捕快每人一两五钱银子,五年以上的捕快每人一两银子,五年以下的捕快每人八钱银子,至于衙役们嘛,就统一每人六钱银子。另外,帮闲们每人再给三钱银子。其余衙门口子,大抵也是如此。你看如何?”
王飞稍作停顿,接着说:“衙门里再拿出二十五两银子,你去买些羊肉回来,到时候让整个衙门的人都能分上一些。”
张希安在一旁听着,不住点头,表示赞同。
王飞见状,满意地笑了笑,继续说道:“快过年了,平日里大家都过得节衣缩食的,这过年嘛,咱们给弟兄们些实惠的。好歹也得让弟兄们沾点荤腥。”
张希安又点了点头,应道:“是,大人说得对。”
王飞随即吩咐道:“你快去账房领银子吧,咱们大年二十九就把羊肉分了。时间紧迫,你可得抓紧些了!”
张希安连忙应是,转身准备离去。
王飞突然又叫住他,笑着问道:“我听说你爹都准备搬进新居了?”
“让大人见笑了。”张希安面带尴尬之色,轻声说道。他稍稍低头,似乎有些难为情。
“家中杂事繁多,家父难以专心用功读书,因此我们索性搬了过去,也好让他能安心研读。”张希安解释道,声音中透露出对父亲的理解和支持。
王飞听后,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道:“你爹啊,什么都好,就是太过固执,不懂得变通。他一心扑在科举上,肚子里确实有些墨水,但这都考了快二十年了,何必如此执着呢?倒不如让他进衙门谋个差事,我可以给他腾出一个文吏的位置,也算是有个正经工作。”
张希安沉默不语,心中暗自思忖。王飞所言不无道理,父亲张志远多年来一直埋头苦读,却始终未能中举,确实令人惋惜。然而,张家如今的经济状况尚可,能够负担得起张志远继续读书,所以他们也并未过多干涉。
“学海无涯,苦海无边啊。”王飞感叹道,似乎对张志远的坚持有些无奈。
张希安听了,依旧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头,表示明白王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