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省城的大订单(1 / 2)
1986年惊蛰过后,料峭春寒仍盘踞在清水村的每一个角落。
药山背阴处的残雪尚未消融,向阳药酒厂的车间内却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相比砖厂和瓦厂,如今向阳药酒厂无论是名声还是利润都要大了很多。
酒厂里,蒸汽从蒸馏塔顶端的排气孔袅袅升腾,与机械运转的嗡鸣声交织成独特的春日序曲。
宋向阳身着深蓝色工装,胸前别着印有“向阳药酒厂”字样的金属徽章,在新引进的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前来回踱步,目光紧紧锁定着机械臂精准地将酒瓶贴标、装箱。
玻璃窗上凝结的水雾模糊了外面的春色,却遮不住工人们额头上晶莹的汗珠。
婉清刚满两岁,粉雕玉琢的小脸上总是挂着好奇的神情。
她穿着林香用碎花棉布缝制的罩衣,衣领和袖口处绣着精巧的山茶花,两条羊角辫上系着鲜红的绸带。
小家伙像只灵动的花蝴蝶,迈着摇摇晃晃的步子穿梭在厂区。
“爸爸!爸爸!”
她肉乎乎的小手紧紧攥着宋向阳的裤腿,仰起头时,睫毛在脸颊上投下细密的阴影。
宋向阳弯腰将女儿抱起,胡茬轻轻蹭过她粉嫩的脸颊,逗得婉清咯咯直笑,银铃般的笑声在车间里回荡。
正在这时,王美丽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藏青色工装的口袋里露出半截电报稿。
“向阳,省城来了个大订单!”她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跨国企业要两千箱定制酒,说是用作商务礼品!”
经过这几年的相处,王美丽已逐渐走出寡妇的阴影,对宋向阳的称呼也不再是“老板”和“厂长”,而是更像朋友一样的称呼。
宋向阳接过电报,粗粝的指尖摩挲着电报纸上凹凸的字符,眉头却渐渐拧成了疙瘩。
订单要求在酒标上印制企业专属logo,还要添加防伪标识,而厂里现有的设备根本无法满足这些复杂需求。
“我联系了县城红星印刷厂!”林香的声音从车间门口传来。
她刚从药山考察归来,登山鞋上还沾着湿润的泥土,藏青色头巾下的发丝被汗水黏在鬓角。
她举起手中的笔记本,上面画满了印刷机的草图,“他们有台闲置的丝网印刷机,租金好商量。”
宋向阳看着妻子明亮的眼睛,恍惚间想起创业初期,也是这样坚定的眼神,支撑着他们闯过无数难关。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清水村都投入到这场“生产攻坚战”中。
刘有财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开着拖拉机连夜赶往县城。
乡间土路上,车灯刺破黑暗,拖拉机的轰鸣声惊醒了沉睡的村庄。
王美丽则在厂区内统筹调度,她将生产计划精确到每小时,把三班倒改为四班倒,还在车间里挂起“保质保量,为国争光”的横幅。
林香带着技术骨干扎进实验室,在传统天麻酒的配方基础上,加入药山特有的赤芝,反复调试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