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砖窑旁的满月欢歌(1 / 2)
清水村三月的骄阳已经像把火钳,将清水村的砖厂炙烤得发烫。
砖窑口吞吐着赤红的火舌,热浪裹挟着陶土的焦香扑面而来,工人们古铜色的脊背上,汗珠滚落进沾满泥浆的工装裤腰带里。
周德全戴着草编安全帽,帽檐被汗水浸出深色的盐渍,他站在砖窑前扯着嗓子吆喝,带着赣语尾调的清水村这边的土话在窑厂回荡:“都莫干活咯!晌午到我屋里吃酒去!”
这位从景德镇来的老师傅,工装裤膝盖处打着灰扑扑的补丁,裤脚还沾着今早和泥时的陶土。
但此刻他眼里亮得惊人,嘴角几乎要咧到耳根——他的大儿子周水生喜得麟儿,今天要摆满月酒。
消息三天前就在村里炸开了锅,此刻砖厂的学徒们早已按捺不住,手里的砖坯还没码整齐,就开始盘算着等会要随多少份子钱。
宴席就特意选在了砖厂。
砖厂工棚前,几张八仙桌拼出长阵,蓝白相间的粗布桌布被晒得发白,边角处还留着去年办酒时泼洒的油渍。
周德全的老伴王秀娥系着补丁摞补丁的靛蓝围裙,正蹲在土灶前添柴。
大铁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桂皮、八角的香气混着猪脚的肉香,在柴火的烟熏里愈发浓烈。
几个学徒凑在灶台边,眼巴巴望着锅里翻滚的肉块,喉结不住地上下滑动。
“德全老哥!”三婶挎着竹篮风风火火闯进来,花格子衬衫被汗水浸出深色条纹,“这是自家鸡下的蛋,给娃娃补身子!”
三婶无论是在砖厂的时候还是在瓦厂的时候,周德全都对其非常照顾,所以三婶也非常感恩。
竹篮上盖着块崭新的红布,四角还别着晒干的艾草,透着浓浓的喜气。
周德全连忙接过,粗粝的手掌在围裙上擦了擦:“哎哟弟妹,太破费了!快进里面坐!”
晌午时分,晒谷场扬起阵阵黄尘,宾客们陆续赶来。
刘开盛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胸前别着支英雄钢笔,口袋里露出半截卷烟盒。
他身后跟着几个村委干部,抬着块写有“麟儿满月”的匾额,匾额四周缀着用红绸扎成的牡丹,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水生这小子有福气!”刘开盛把红纸包塞进周德全手里,“赶上咱村这红火日子!”
“谁说不是呢!”周德全笑得合不拢嘴,“还是这方水土养人呀!”
宋向阳和林香来得稍晚。
林香怀里抱着个搪瓷缸,缸口用纱布仔细包着,里面是晒干的天麻:“给孩子炖汤喝,补身子。”
她穿着淡蓝色的确良衬衫,领口别着朵用红毛线钩的小花,这是她昨夜赶工的成果。
宋向阳则扛着两坛母亲自酿的米酒,汗水浸透的后背印出深色的“清水砖厂”字样——那是工作服上的厂标。
随后,他有掏出一个大大的红包,“一点心意,讨个吉利!”
周德全笑着接下,他知道宋向阳的脾气,“快,快,里面坐,很快就开席了,特意给你们留的主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