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大排场接亲(1 / 2)
时间来到腊月十五,清水村的山峦裹着层薄雪,宋向阳家的新瓦房前,两株梧桐树被红绸缠成了“喜树”,枝桠间挂着的辣椒串在寒风里轻轻摇晃。
离大婚还有一个星期左右,父亲就从百里外的矿上赶了回来。
父亲还像小时候一样,给所有人都带了礼物,以及必不可少的苹果。
当宋向阳和三姐在村口见到父亲时,父亲深蓝色的工装裤还沾着煤灰和黄泥,看得出来,父亲是踩着时间点回来的。
这一次,父亲为了能见证宋向阳的婚礼以及回家过年,把明年的所有假都请上了。
父亲慈祥的用手比划着自己和宋向阳的个头,在他的眼里,好像宋向阳一直还是个半大的孩子一般。
才一年不见,父亲就觉得宋向阳好像又长高了几分。
这其实只是父亲的感觉罢了,到了二十岁这个年纪,个头已经不见长了。
倒是父亲,原本伟岸的身材似乎佝偻了一些,眼角的皱纹也新添了许多。
待回到新砖房,父亲前前后后的把房子给瞧了个遍,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
“真是想不到,才短短一年时间,你就把家里弄的红红火火的。”父亲欣慰的望着宋向阳,“你母亲给我写信的时候多有跟我提及你的事情,这一年,确实辛苦了!”
能获得父亲的肯定,宋向阳比什么都开心。
小时候,父亲虽然十分疼爱宋向阳,但是经常不苟言笑,对于宋向阳的学习也是寄予厚望。
自己多年都是年级第一,父亲都没有夸奖过半句,每次都是同样一句“还有进步空间,一定要戒骄戒躁。”
后来,母亲告诉宋向阳,其实父亲一心想让宋向阳考上大学,走出这穷山沟沟,这是他最大的心愿。
那次失火,父亲对于所有的东西都不心疼,唯独对木墙上的那些满满的奖状有些惋惜。
老木房堂屋的半面木墙,大部分都是宋向阳的奖状,姐姐们都只有一两张。
以往,那是母亲最喜欢跟客人炫耀的,没想到父亲嘴上不说,心里也是十分在意。
只是,后来自己高考失利,有些心灰意冷,回了村里准备摆烂一段时间。
没想到突然重生了,让自己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命运,仿佛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那七彩的魔法球轻轻转动,就让宋向阳以及家里不经意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宋向阳望着父亲仔细的打量着屋前屋后,很感谢这次重生。
多少人望子成龙,自己总算是活成了父母希望的样子。
而父亲打量了好一阵后,也顾不上洗把脸,径直走进正在打家具的木工棚。
“爸,您看这婚床!”见到父亲好奇,宋向阳掀开油布,露出雕花的柏木大床。
床头刻着并蒂莲,床尾雕着鲤鱼跃龙门,都是请镇上老木匠按老规矩打的。
父亲粗糙的手掌抚过光滑的木纹,喉结动了动:“当年我结婚,你妈只有一张竹床,被子都是借的你大伯家的,如今你……”
话没说完,父亲似乎有些哽咽,转过身似乎在擦拭着什么。
这是宋向阳第一次见父亲如此动情的一面。
此时的木工棚里,刨花堆成小山,刘有财正帮着给衣柜上最后一遍桐油:“叔,向阳这婚床可是十里八乡最气派的!”
他身上的蓝布衫染着金黄的木屑,“只怕等林香嫁过来,这衣柜能装下十套的确良衣裳!”
父亲笑着点头,目光落在墙角的“三大件”——上海牌手表、凤凰牌缝纫机、熊猫牌收音机,都是宋向阳用新买的,用红绸盖着,像披着盖头的新娘。
本来这些都应该是他这个做父亲的为儿子提早准备的,但是以他现在的能力要置办上这些,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宋向阳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能置办上这么风光的彩礼,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安慰——自己的儿子终于能顶事了。
-----------------
第二日,去往林场接亲的队伍出发时,晒谷场挤满了看热闹的乡亲。
宋向阳穿着笔挺的中山装,胸前别着大红花,挑着的礼盒里装着双数的喜糖、龙凤蜡烛,还有给林香的“压箱钱”。
母亲和三姐挎着竹篮跟在后面,篮子里是三十六双绣花鞋:“给香儿的七大姑八大姨,”母亲用袖口护着鞋尖的珠花,“针脚是你姐们熬了三宿赶的。”
三姐突然轻笑:“林香要是嫌弃,咱就说山里规矩,鞋多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