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扫盲(2 / 2)
屏幕旁边,周飞坐在杨立青边上,望着前方黑压压的人头,每张脸上都写着“如饥似渴”的学习劲头,很是欣慰。
要不了多久,整个济南府的人都将为杨立青他们所用,成为他们在明末世界的基本盘所在。
周飞听杨立青说过,下一步就是大搞基础建设和生产发展,包括不限于修路、修桥、整修农田、种粮、纺织、炼钢……等等。
超过十万人的济南府,足以锻炼出横扫天下的基本盘!
青壮年一万算多了,相对于整个大明五六千万人来说少得可怜,但只要有三千战士,足以横扫天下!
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对于二战时期八路军的火力,全部是送菜。
十万人搞生产,从数量上来说放到大明天下无异于大海里的一滴水。但搞生产不在于人数,而在于效率和质量。
只要十万人开发出来了,生产出来的东西搭配大明其它地方生产的东西,足以覆盖大明天下所有人!
“还是这放映设备好,省事多了,效率也高~”
杨立青在旁边忽然又赞叹了一句。
这句话,就这一会,周飞就听了不下三遍了。
“是吧?这些生产工具生产出来就是要用的,非要自己上,那是自己给自己招烦恼!”
周飞笑着回了他一句。
观念的冲突是很严重的问题。
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只顾着自己的认知和感受行事,那是很容易产生对立情绪的。
周飞他就和杨立青有很大的观念冲突。
周飞是新时代长起来的年轻人,观念别说相较二战时的国人了,就是和他父母那一辈、甚至比他大五六岁的人都有着很大的冲突。
老一辈的讲究节俭,他虽然也节约,但他不节俭。
就像很火的一则抖音,一个奶奶问她孙子,问她大热天煮饭煮菜给他们吃,空调都不舍得开是为了什么?
大孙子直接回答她说:“那是你脑子有包!”
如果是周飞父母一辈的,在听到奶奶说这种话,估计会不好意思,良心不安。比周飞大五六岁的,也会在听到这话后不好意思的笑笑,然后赶紧过来吃饭,顺便感谢奶奶,感激奶奶。
但周飞不同,他和那大孙子是一样的想法。
大孙子的话虽然难听,但道出了一个很实在的问题,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真的有必要为了节俭省那么点电费吗?
大热天煮饭煮菜,热倒了进了医院了,不去得更多吗?
老一辈的人把身体的损伤不当回事,不计算在成本之内,但年轻一辈的可得精打细算好。
该花花该省省,身体是一切的本钱,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对于扫盲工作,杨立青一开始是想着靠人来完成,像他们在根据地一样。
这个提议一出来,说给周飞听,周飞立即表示反对,效率太慢了,既没那么多人,也没那么多时间。
周飞立即回去把视频教学设备给带了一套过来,顺带把发电机、柴油都搞了一些过来,足够支撑杨立青他们半年之用了。
不是不能够支撑更长时间,而是没必要了。
初期扫盲结束之后,杨立青他们在这边就可以培养出足够多的人去扫盲.
“有消息来报,李自成那边派了一万军队来这边~”
晚上的学习结束的时候,杨立青和周飞说了一个惊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