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田地国有制的试行(2 / 2)
讲述着各自的远大目标,以及所需要的学生才俊。
直接就让整个学院的毕业生们都沸腾了起来,原本常二郎只接收三分之一的学子。
这让所有人都心怀忐忑,毕竟大家都更愿意抱常二郎的大腿,而不是去工厂里边打螺丝。
可是现在,又多了一位燕王殿下,虽然燕王殿下是要去那殷商大陆开疆拓土。
而且燕王殿下说得天花乱坠,去了就至少是从九品的小吏,成绩卓越者,直接可以成为正九品。
再有就是,干满三年,考核优秀者,甚至可以连升两级,直接从从九品变成从八品,正九品的自然就成为正八品。
而且朱棣还保证,干的年限越长,他们的俸禄就越优厚,各种待遇也都会得到增长。
甚至于,等他们达到从八品之后,甚至还可以获得赐田至少百亩,获得赐宅一幢。
不过,燕王朱棣也给出一个限制,那就是,殷商大陆的所有田地一律属于官田,不许任何人私下买卖,私下买卖者,皆以倒卖国家财产的重罪处刑,并且还会罚没财产。
这样的规章制度,虽然让人们有些不太理解,可是年轻人,都还属于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的热血青年,对于这一点,反倒并不在意。
毕竟虽然那些田都属于是官田,他们耕作之后,只需要向朝廷上缴一成的收成,剩下的都是他们自己的私人收益。
虽然官田不允许买卖,但是却可以继承,也就是说你死之后你的子子孙孙可以继续耕作。
常二郎看到朱棣在那里大放豪言,也看到了
心里边却古井不波,话又说回来,所有的田地都是官田这一招,还是他常二郎向老朱给出的建议。
当然,常二郎这并不是针对朱棣,而是为了让大明能够真正地掌控住那远在万里汪洋之外的殷商大陆所献的良策。
常二郎在南京的时候,就跟那朱标还有老朱,详细地剖析了私田有害论。
为什么私田有害论,就是因为田地一直为私人所有,那么人性的贪婪,必然会遵循财富集中的趋势。
大量的田地,就会像历朝历代一般,朝着极少数人集中,到了那个时候,大量的百姓卖掉了田地,那么就会成为社会的动乱因素。
而如果所有的官田都严禁买卖,那么,就从根本上,限制住了土地贸易的产生。
使得田地,不再成为那些士绅豪族凝聚民众对抗官府的底气所在。
哪怕是出了灾害之后,老百姓们,只要官府能够及时地求灾,让老百姓们有口吃的。
那么他们仍旧可以在原有的土地上耕作,而不必去卖田卖地,之后卖儿卖女。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朝廷与官府的救济功能,必须要跟上。
对于这一点,老朱倒是很有信心,不过常二郎也觉得,随着铁路以及水泥官道在大明疆域上的飞速扩张。
未来大明的救灾工作,将会比现如今要便捷无数倍,只要救灾及时,物价维稳工作做得够好,那么大明的老百姓,不至于再出现历史上那一幕幕的凄惨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