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一气之循环起落(2 / 2)
在一气之起的阶段蓄积在百会部位的神的能量,在身体正面由心力生成的三心归聚之能量引带神的能量从百会向印堂下行,压缩印堂,印堂压缩迫使玄鹰部位旋转,玄鹰部位的压缩能量由舌顶上颚接住继续下行到心脏,然后继续参与心力的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运行。百会部位的神的能量之一部分在身体后背经过脊柱三关在骨骼之内下行到足底涌泉,这样身体骨骼就在这上下行能量的作用之下被两夺对拉,形成对拉拔长,抻筋拔骨。
我们的身体,只能生成周身整体压缩旋转,这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之动作,是能够同时进行上下两股能量运行的,这同时完成上下两股能量运行是在骨骼中发生的。就好比拧螺丝时,你向下拧螺丝的同时就会感觉到螺丝的上行能量与你的手对抗。
在周身肌肉之中,能量的上下运行是靠旋转驱动的。即在一条腿上生成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在阴阳转换到另一条腿之上时,是要进行反向旋转的,这个能量在两腿之间进行的方向相反的旋转,就能够将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上下运行。比如说在左腿之上作出向身体右侧的压缩旋转而生成神的能量后,那么把这个神的能量下行阴阳转换到右腿上时,身体就要作出向左侧的旋转。即周身能量在两腿之间的阴阳转换是由身体向不同方向的旋转所生成的。
习练到高层次时,就能够在单腿,即同一条腿之上通过不同方向的旋转进行能量的阴阳转换,这就是太极拳最高层次的阴阳转换,在一条腿上就能够进行连绵不绝的能量蓄发!这其实就是太极拳的站桩所习练的功夫,真正的无形无式的功夫。有人说太极拳能够站立着打人,进行的就是这样的能量蓄发。
那在一条腿上进行的能量蓄发,其实就是一种真气鼓荡的状态了,即太极拳的最高层次是将有意的能量蓄发习练到一种无意的自然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有意无意是真意!
为何要有意无意的状态呢?
无意的状态,就是指能量充斥周身的真气鼓荡的静的状态,这种静的状态实际上是一种能量的蓄积状态。无意,就是已经不需要刻意而为,就像肌肉紧张发力那样不需要意就能随心所欲地蓄发能量。而内家拳中的意,就是指身体对以心行气的一种刻意的反应。换句话说,内家拳的能量蓄发由大脑发出开始进行能量蓄发的指令,然后由身体的心和意去完成能量蓄发,即内家拳的能量蓄发比肌肉紧张发力多出了一层“意”!。而肌肉紧张发力则就没有这个“意”的过程,大脑只要发出进行能量蓄发的指令,浑身肌肉就能够畅通无阻地进行能量蓄发--------这内家拳就是要把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能量蓄发方式习练到如同肌肉紧张发力那么随心所欲、得心应手、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换句话说,内家拳的高层次功夫就是要把身体好不容易习练出来的“意”再把它习练没!
当身体的“意”被习练没有后,大脑就可以像指挥控制肌肉紧张发力那样指挥控制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能量蓄发了!这时身体的能量蓄发就是脱胎换骨了!
以上这个过程就是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过程。
在达到了这样的层次后,还是不能彻底无“意”。其一,因为在技击实战中要在电光火石之间面对千变万化的对抗局势,如果仅仅凭借无意的真气鼓荡的能量蓄发,虽然可以利用自身与对手自己的能量转换保护自身,但是是不足以杀伤对手的,所以身体尚需一点“打击之意”。其二,因为内家拳的能量蓄发是需要心力驱动的,所以在心脏部位必须要留下一些“意”。但是这些意已经是非常微弱了,即若有若无、若即若离、勿忘勿助、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之状态。这个状态,其实就是以心行气压缩旋转与大脑意识合一。
李洛能先生说神藏于祖窍之内,说的就是这种状态,其实就是在说已经把内家拳习练到将身体能量蓄发的指挥控制权又交回大脑了!此时的拳,在李洛能先生眼中就只剩下神意二字了!即神与意合,是六合之最高层次!神与意合之后,无神无意,而是合一成为一个全新的:大脑意思!
以上就是内家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之过程,这整个过程就是先“有意”、“刻意”地习练出精气神的能量,再把“有意”、“刻意”还虚到有意无意是真意的程度!ntent
p内家拳演义59920dexht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