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形意拳论(三)(2 / 2)
三节道理,乃是心肾相交之内呼吸,无形无象,绵绵若存,似有非有,无声无息,谓之胎息,也就是化神还虚之功夫。
注释:形意拳乃天人合一的功夫。气息为本元,心肾为根蒂。
气息,有形的外表呼吸为气,内里的心肾呼吸为息。胎儿在母体之内不用口鼻呼吸,即为用心肾呼吸之胎息。
心肾为根蒂,相比于天地,心力下行为根,结出肾水上行之蒂。
心气为本根,心力要与呼吸共同下行;息与蒂为元蒂,心力与呼吸下行后获得的上行能量要随肾水上行。即内息实为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运行。
吸气时心力下行,运行充斥于经络之中,经脉全开,为开;呼气时发出上下贯通之力,经脉中五行能量从体内发出,经脉全闭,为合。呼吸,开合也,能量之蓄发也!
心肾相距八寸四分,呼吸之间心肾能量颠倒运行,扭转乾坤也。
呼吸一旦习练至与心肾交合合拍,合一,会被身体感知为呼吸之气在体内运行也,故天下功法,离不开呼吸二字。呼吸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呼吸为正常呼吸。色身,普通人之身也,有声色犬马之累,不能得道,即外表的正常呼吸也,有形于外。以外表之呼吸调动内里之心肾呼吸,故为调息。
此阶段对应于习练心肾交合,心力下行,压缩尾闾,迫使会阴旋转,生成精的能量,精的能量下行到足底压缩脚跟,迫使脚踝脚面旋转,将精的能量转换为气的能量,故为炼精化气。炼精化气,即为习练下行能量阶段。
第二层次的呼吸为腹式呼吸。法身,已经去掉声色犬马之身,已经入道。此呼吸为内呼吸,通过胸膈膜下行来进行呼吸,有形于内。胸膈膜下行与心力下行合一,经尾闾、会阴向丹田翻转后,五行相抱,使五行能量与气之能量合一后上行,完成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在小周天的运行。此阶段为内息所致,故为息调。
此阶段对应于习练水火相济,肾水上行。炼精化气阶段使身体获得上行的气的能量,气的能量要在命门、丹田与肾水合一后上行到玉枕,压缩玉枕,迫使百会旋转,将气的能量转换为神的能量,故为炼气化神。炼气化神,即为习练上行能量阶段。
第三层呼吸,为心肾交合之呼吸,即呼吸之气与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运行合一,呼吸随心肾交合水火相济运行,无形无相,绵绵若存,似有非有,无声无息,谓之胎息,即返璞归真到胎儿之心肾呼吸。
此阶段呼吸已经是周身整体内外合一,将精气神之能量涨筋腾膜,抻筋拔骨,周身已经成为能量运行体,不用刻意去进行心肾交合、以心行气,即炼神还虚。
到了炼神还虚之阶段,从心肾交合到呼吸,均不用有意而为,均为无意而为。即已经将心肾交合的能量蓄发习练到如同肌肉紧张发力那样无意了,虚空了,毫无刻意牵扯,随心所欲。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这两个阶段,为有意的能量蓄发阶段,要习练出身体的意,只有身体习练出意,才能对内里的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五行能量运行作出反应,从而达到内外合一。
但是有意为之的能量蓄发是不能应用于实战的,因为实战中对手不会给你留出有意而为的能量蓄发的机会。所以,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这两个阶段习练出来的意,最终还需将其习练到虚无的状态,达到无意而为的能量蓄发,才能实战。这就叫炼神还虚,最终炼虚合道。
p内家拳演义59920dexhtlp